各单位、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学生及早做好就业准备,助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同时为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提前选拔种子选手,力求“以赛送指导、以赛提技能、以赛促就业”。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决定举办2024年“筑梦青春、职引未来”求职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职引未来”
二、参赛对象
2025届全体毕业生(100%参与)
三、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学校就业服务中心主办,各学生发展中心协办,大赛设立组委会,负责赛事组织、筹备及实施等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大赛宣传、评委邀请及作品复赛决赛评审工作。
四、评审机构
各学生发展中心根据文件精神以学院为单位,举办求职大赛,主要负责大赛文件宣贯,材料收集、筛选、初赛评比及复赛推选工作。
院级初赛评委:成立院级评审组,邀请本院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就业副主任、本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授课教师、“职赢未来”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等担任评委,负责本院大赛作品评选推送工作。
校级复赛决赛评委: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名企HR、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等担任评委,负责校级复赛决赛作品评选工作。
五、赛程安排
(一)作品收集阶段(即日起至5月31日)
授课教师按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及《个人简历》评分标准,督促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参赛作品的制作,于5月31日前向所在学院学生发展中心报送附件3及电子版作品。
(二)作品海选阶段(6月1日至6月5日)
各学生发展中心组织院级评委对推选作品进行二次筛选,根据求职大赛初赛评分统计表,按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总分占比30%,《个人简历》总分占比70%,核算出学生的最终得分,从高到低推选出本院前40%的学生作品进入院级初赛。
各学生发展中心协同授课教师对未进入院级初赛的学生作品逐个进行问题诊断,指出不足之处,辅导学生进行二次修改,为秋季学期就业做好前期准备。
(三)院级初赛阶段(6月6日至6月16日)
各学生发展中心组织院级评委对推选出的前40%的学生作品进行评审,严格把控作品的质量,最终评选出本院前10%的优质作品进入校级复赛。
(四)校级复赛阶段(6月17日至6月23日)
校级复赛评委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复选评分,优中选优,从高到低推选出前50人进入校级决赛。
(五)校级决赛阶段(6月24日至6月30日)
校级决赛评委对进入校级决赛的作品进行选拔评分,从高到低推选出前15人进入校级决赛,第16-50名评选为优秀奖。并督促进入决赛的同学准备决赛作品(包括个人简历及就业能力展示PPT),力求职业目标的可行性及达成度。
六、赛事支持
1.毕业生可通过乔布简历、极简简历、WPS、简历制作小程序等网站设计制作简历,就业服务中心也将提供简历模板以供参考使用,共同提高简历制作质量。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授课教师在课堂内容中重点讲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简历》制作技巧,提升学生作品达成度。
3.“职赢未来”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对进入复赛和决赛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助力学生作品质量和大赛水平双提升。
4.授课教师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共同推送不低于10%的本学院毕业生进入校级复赛,授课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班主任、辅导员等均可担任学生指导教师,每名学生指导教师限报1人。
5.本次大赛要求2025届毕业生100%参与,赛事完成情况与课程平时成绩挂钩,占平时成绩20%。
七、参赛要求
1.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包括引言、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定位、行动计划、评估调整、结束语七个部分,重点考察其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围绕实现职业目标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持续提升职业目标达成度,增强综合素质和能力。
2.求职简历的撰写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校内经历、实践经历、荣誉证书、自我评价六个部分,并设定求职意向岗位,简历需突出重点,充分展示个人特色和优势,内容积极向上,美观大方,简洁实用,版面新颖。
3.就业能力展示以职业生涯规划书的逻辑层次进行设计,融入个人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要求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4.现场决赛设主题陈述、综合面试、天降offer(录用意向)环节。
(1)主题陈述(7分钟):选手依据就业能力展示PPT,陈述个人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展示通用素质与岗位能力。
(2)综合面试(8分钟):评委提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手提出解决方案;评委结合选手陈述自由提问。
(3)天降offer(3分钟):用人单位根据选手表现,决定是否给出录用意向,并对选手作点评。
八、奖项设置
学生奖项:
一等奖设1名,奖励3000元
二等奖设3名,每人奖励2000元
三等奖设6名,每人奖励1000元
优秀奖设40名,每人颁发纪念品
所有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就业服务中心对所有获奖学生提供名企实习及就业机会。
教师奖项:
指导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教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并颁发荣誉证书。
组织奖项:
大赛期间学生参与积极性强、作品质量高、安排周密、组织到位,同时对大赛的顺利举办有重大贡献的学生发展中心授予“优秀组织奖”。
九、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学生发展中心要高度重视,把大赛作为激发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通过组织宣传、广泛动员及活动策划等,让更多学生了解大赛,办出特色。
(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就业网等校园媒体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提升赛事宣传效能,营造全校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