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三抓三促 >> 正文
“三抓三促”进行时:兰州信息科技学院举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31 作者: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自今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首个全省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以“愈”见心灵·沐光而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

5月15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2号学术报告厅开展“心理委员的角色与定位”主题培训,内容聚焦于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心理异常的识别方法,得到了广大心理委员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心理委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力量和预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每月一次的持续培训,旨在着力提升这支队伍的角色意识、谈心谈话和危机识别等专业工作技能,以及发挥学生朋辈队伍在情感支持、同伴关系、学习资源、心理支持、成长和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自助助人的最终目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心理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分享会

5月16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心理书籍读书分享会。学工在线“心理驿站”专栏不定期推荐优秀心理自助书籍,3月推荐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引起广大师生强烈共鸣。本次读书会上同学们根据读书心得,结合自身感悟畅谈读书体会及收获,读书会为同学们提供了研讨交流、思想碰撞的阅读分享平台,增强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塑造阳光心态,创造幸福生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5月17 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邀请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赵国军教授在2号学术报告厅开展了“塑造阳光心态,创造幸福生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如何保持阳光心态”“如何获得幸福生活”展开,分析了阻碍幸福感获得的因素和丧失幸福感的原因,最后提出发现自己并且成为自己是幸福的关键,为大学生群体今后主动创造幸福提供了及时全面的指导。

线上心理知识竞赛

5月21日-5月25日期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举办了线上心理知识竞赛。竞赛内容覆盖心理学的学科分类、心理学效应、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科学方式等相关知识。吸引了20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有32名同学成绩优异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充分展现了同学们较为扎实深厚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提升全体学生心理素养方面的初步成绩。

5月21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价值观拍卖”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互动游戏和讨论,引导同学们了解和感受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排序,懂得如何做选择和取舍。

5月24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2号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心理影片赏析活动。通过影像故事的魅力调动共情机制,透过他人的喜怒哀乐在故事中寻找自己的答案。通过观“赏”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借助安迪·杜佛兰的非凡历程,深刻体验了人性中的善恶、友情和希望的伟大,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自我救赎的心灵密码。

5月24-26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文化长廊举办“云端小卖部”互动活动,吸引师生纷纷驻足参与。这里有可以让你尽情释放压力、诉说心情的“烦恼树洞”,这里可以记录曾经遭受或正在经历的困扰,也有他人给出的应对建议或暖心鼓励。在这里你可以是倾诉者、倾听者、旁观者……也可以体验当他人的“心灵导师”。在“云端小卖部”同学们感受了内心平静和成长方向,体验到了心理健康服务的乐趣所在,也对化解烦恼的方式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心灵的舞台·成长的天空”心理情景剧视频大赛于3月启动,经过指导老师和参赛同学们的精心创作,于5月25日正式亮相展播。心理情景剧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有趣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表演激发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愈”见心灵·沐光而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全体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心贴心”将心理育人服务融入大学生的多彩生活,“零距离”推广宣传心理服务品牌,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切关怀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习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于身处成长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学子来说,在教育者给予的引导和栽培之外,同样需要用心打磨好自己。下一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将会继续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心理服务,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新形式、新领域,努力成为兰科师生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心理课堂、提升心理素养的服务平台、学习生活工作之余的轻松驿站。

审核 / 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