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兰州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有序推进各种课程线上教学的分类实施,确保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同质同效。
有序统筹,精心组织。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把“教师如期授课、学生按时学习,保证教学质量”作为疫情期间常抓不懈的核心工作之一。3月6日,校园封控当天,学校印发《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关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实施方案》,对线上教学安排、教学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合理组织教学,有序推进线上教学。师生依托蓝墨云平台、超星泛雅(学习通)、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网等在线教学平台,结合教学团队自建课程资源,采用“在线直播”、“平台交互”、“线上资源”、“QQ、微信群”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活动。当前,全校共有211门理论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通过1186个教学班级开展在线教学,覆盖全校四个年级,一万两千多名学生。
分类实施,特色教学。为了让线上教育教学更好地落实、落地、落细,保证其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各教学单位针对各专业的教学特征,以课程组为单位,网格化梳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对接线上教学的各项细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土木工程学院胡亚东老师采用全程直播的形式开展授课,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从教学资源共享、课程过程考勤、在线互动问答、知识点测验、课后作业批阅总结等方面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最大程度的保障教学质量。
经济管理学院多措并举,在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支持和鼓励全体教师用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结合班情和学情,对习题、知识拓展、合作探究、课后训练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整合,实现课前预习、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直播互动、课后作业互评、老师批改与检测监督等整个教学闭环,使“云端”授课、线上教学有条不紊,变成延续线下的精彩课堂,真正实现线上教学高质量发展。
体育教研室选取了智慧树平台课程指导学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师且在课程群内远程现场示范动作,敦促学生在宿舍适当开展事宜的健身运动。
英语系教师依托蓝墨云班课等平台紧紧围绕“课前导学”、“课中交流”、“课后辅导”与“评价反馈”四个阶段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同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革新英语类课程线上作业与语音作业评价反馈手段,突破了英语类课程中“听说”类作业提交载体与媒介的限制,探索出了线上图文、音频与视频相结合的作业提交形式,使学生的听说技能评测更加新颖、便捷、精准、富有成效。
工程训练中心开设了《工程基础训练》系列实训课程教学。开课首日,6名教师借助蓝墨云平台、斯沃仿真软件、CAXA绘图软件等方式开展了网上实训教学。
闭环保障,热情不减。封控期间,校领导、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和督导团队通过宿舍慰问、在线听课、线上资源与数据分析等不同形式,实时跟进教学情况,及时与教学单位沟通协同。辅导员团队驻扎在学生宿舍一线,双向反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学习,为师生搭建沟通桥梁。虽然上课的距离远了,但是学习的心却更近了,学生认真学习,老师积极答疑,在云端,师生面对面进行问题解答、学习探讨,热情不减。
机电工程学院39个自然班,每个年级在春季学期均开设含有大量关于结构设计及表达的专业课程,在线下习惯的计算、看图和画图,现在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群内热议的焦点:尺寸的计算、结构的合理性、精度的控制…学习群内讨论激烈,师生互动频繁,屏幕替代了图纸,但没有衰减学习的热情。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同学们的寝室学习氛围浓厚,室友之间在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学院向同学们发出倡议:线上学习需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提前准备、要增强自律、要团结互助;不要逃课水课、不要违规违纪、不要心浮气躁。
当前,学校还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在持续做好线上教学的组织与保障工作的同时,学校教学团队也在积极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深化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审核:李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