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召开201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议
来源: 作者: 更新于:2010年07月05日阅读:0
2010年6月30日下午,学院在砺志楼召开了201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议。学院副院长谢黎明、教学督导团各位专家、各教学部教研室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任宗义主持。谢黎明副院长介绍了本学期督导工作的总体情况,教学督导团团长黄建龙教授对本学期督导工作进行了总结。
谢黎明副院长对各位督导专家就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支持与帮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就中期检查中各位督导专家发现的问题、所提的建议,学院的具体落实情况,给专家进行了汇报。
本学期共有18位专家负责对39位授课教师进行督导,累计督导216学时,受督导的教师占学院专职专任教师本学期授课总数的40%。教学督导团于本学期完成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1、在第七周进行了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料抽查,总结、通报了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以专项整改、完善制度等方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并跟进检查评估落实情况;
2、在第十至十五周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总结、通报了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采取建立并实施毕业设计(论文)三级督查制度等各种措施,推动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严格管理及其质量提升;
3、通过贯穿本学期的听课督导、中期总结会议(第十三周)等途径,与授课教师交流沟通,指导授课教师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4、在第十五周,以督导专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进行了 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院级公开答辩,体现了学院高起点、高规格、严要求狠抓实践教学质量的信心、决心和勇气;督导专家针对答辩成绩构成及评分标准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及细化评分标准的意见。
在督导过程中,各位专家针对教师教学及学院管理工作献策建言,学院汇总分析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予以落实。例如,对齐学义教授、段兴利教授提出的个别公共课程大班授课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学院已大规模缩减大班额授课;对齐教授指出的个别青年教师周授课学时过多的问题,已通过调整其教学任务的头数、门数解决;对张兆琨教授指出的青年教师不宜频繁变换所讲课程,应逐门课程过教学关的问题,由各教研室在下学期通过调整课程安排、建设课程梯队解决,同时做好教师思想工作,使教师认识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优先地位,教师应正确对待工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问题,首先重“质”、其次是“量”,坚决避免为了追求“量”而造成“质”的下降;对多位专家提到的青年教师应敢于严格管理学生的问题,将通过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严格制度保障等途径逐步解决。总之,学院高度重视各位专家通过前中后三期的交流探讨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并以实际措施予以落实,谢黎明副院长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多提意见、建议,并表示学院将会虚心接受并积极改进。
谢黎明副院长指出,学院制度化、多轮次地推动教学督导工作,其最终目的是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学院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离不开各位教研室主任和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各教研室主任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督导情况简报》,将督导专家的建议和学院的解决意见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希望各位教师主动与督导专家沟通交流,更多地向督导专家请教、学习。
本次督导工作总结会标志着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已基本结束,学院各位教师均应根据督导专家的建议总结教学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社会价值高”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工作。

教务处供稿